520:當數字經濟遇上新基建……

5月20日,新華網《5G瞰天下》攜手華爲打造的華爲雲與計算城市峯會2020特別節目——“數字經濟新‘基’遇”開播。絲路產業與金融國際聯盟理事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曹文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諮詢委員會主任鄔賀銓,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行政總裁周昌,用友網絡高級副總裁兼用友雲平臺BG總裁徐洋,華爲公司副總裁、華爲雲與計算業務中國區總裁史耀宏等嘉賓參會,上海市虹口區科委主任萬建輝、深圳市龍崗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邱少雄、數字中國研究院(福建)副院長宋志剛、陝西省西安市高新區創新發展局局長兼統計局局長何惠明、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數據資源局副局長左昊霖等嘉賓通過雲端視頻連線交流,從不同維度進行觀點交鋒碰撞、分享成功經驗、謀劃破解難題舉措,爲下好新基建這盤大棋、爲如何創造疫後經濟發展新機遇建言獻策。

節目嘉賓圍繞新基建賦能數字經濟、化危爲機經驗談、新基建應該怎麼建等內容展開討論,就 “數字經濟遇上新基建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如何利用新基建契機,進一步繁榮數字經濟,創造疫後經濟發展新機遇?在實踐探索中各相關方積累了哪些經驗、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效?”“爲新基建營造安全規範、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發展環境,還需要哪些配套政策?在將新基建政策紅利與公司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方面,企業已有哪些考慮?”“如何利用好新基建,發揮技術創新驅動作用,來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經驗分享。

曹文煉表示,新基建會爲廣大中小微企業創造很多新業態、新商機、新發展模式,同時也需要華爲、用友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履行社會責任,跟各級政府、行業協會等攜手,提供公益性的公共產品。曹文煉建議,要統籌傳統基建與新基建,建設綠色、智能、安全高效、經濟適用、現代化的基礎設施體系。而要把這點落到實處,有必要跟正在編制研究的“十四五”規劃相結合,提前研究編制新基建專項規劃,可以把一些重大項目、重大工程、政策支持、目標導向都融合在一起,與“十四五”規劃相銜接。

鄔賀銓認爲,利用新基建中的5G、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可以帶動協同設計,改善質量檢測,提升生產管理,創新市場銷售,促進供應鏈管理和資金週轉,企業勞動生產率因此提升20%-30%是有可能的,這會是個很了不起的貢獻。新基建對中小微企業帶來的利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緩解中小微企業在信息基礎設施投資上的困境,助力中小微企業緩解供應鏈金融難題;節約中小微企業相關成本;助於中小微企業找到新的供應渠道和開闢新的市場;能爲中小微企業培訓人才提供新手段。

史耀宏認爲,新經濟呼喚新基建,新基建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要致富,先修路”,新基建是打造智能化的信息高速公路,只有路通了,車才能跑起來。而新基建的重點在“基”,而“基”的核心是聯接與計算。在數字經濟時代,5G、雲、AI的落地程度已成爲衡量一個企業,一個地區甚至是一個國家GDP的重要指標。要想成爲真正的新基建,應是面向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基建。比如,作爲新型基礎設施的大數據中心,從頂層設計到標準規範應是能夠支持引領中國未來十年以上的競爭力的;新基建還要能夠更多考慮面向未來十年供應安全。

周昌表示,新基建不管怎麼做,做的是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可能更多體現在企業組織轉型上。石化盈科一直在做數字化轉型,通過賦值、賦智、賦能、再賦值這樣一個循環往復過程,促進客戶組織變革,最終助力客戶實現目標。石化行業自動化程度相對較高,但是在數字化上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石化盈科一直在思考,怎樣進行數字化轉型。乘新基建東風,石化盈科在去年就佈局了智能硬件。下一步可能做嵌入式工業軟件或者硬件,逐漸從工業互聯網、數據入手,來拓展新的發展機遇。

徐洋認爲,新基建變現,需要新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支撐,需要形成更完善的產業生態更好地去賦能。通過賦能中小微企業、整個產業鏈、工業互聯網平臺,提高經濟整體效率,支撐企業創新,這些是最關鍵的。

信息來源: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