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在兩會之後,會有什麼變化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 

  • 2018年“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爲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 2020年提出“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製造”;

  • 2021年提出“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 

到今年,已經是“工業互聯網”連續5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充分說明國家層面對於利用工業互聯網賦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視程度。 

工業互聯網連續五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表明它是我國推進製造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製造業轉型升級需求的驅動下,發展工業互聯網已成爲當前發展的必然趨勢。 

工業互聯網不能單獨理解,而要建立一個系統化的總體思維。這就像人體結構,生產裝備和控制系統好比人的骨骼和肌肉,雖然很強健,但並不能代表很聰明。工業互聯網其實是數字化的“神經系統”,能夠促進人機物料法等生產要素的互聯互通,從而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 

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成效顯著,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平臺超150家,平臺連接的工業設備數量達到7600萬臺套,平臺匯聚的工業APP突破59萬個,平臺服務的工業企業達160萬家。不過,目前來看我國工業互聯網仍處於起步與探索階段,還面臨發展不平衡、企業集成水平不高、上下游協同較差、未形成完整的模式和體系等挑戰。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主要表現在核心技術和綜合能力不強、人才支撐和安全保障不足、缺乏龍頭企業引導等方面。 


關鍵軟硬件技術亟待突破

fengexian.jpg

我國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面臨嚴重困境,主要是因爲中國製造“大而不強”“缺芯少魂”,尚未掌握核心技術,沒有自己的集成電路和工業軟件。因此,需要聚焦提升關鍵軟硬件的技術創新和核心能力。這對我國製造業乃至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中國工業軟件遠落後於發達國家,自主可控能力弱,國產化遲遲得不到推進,或將成爲下一個“缺芯”問題。爲此建議將汽車軟件納入關鍵核心軟件攻關工程,聚焦核心、單點突破,着力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

行業內仍有很多關鍵零部件大量依賴進口,“卡脖子”的危險如影隨形。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決定一個國家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建議在強化工業基礎方面,工業核心技術是工業發展的根基,建議國家對科技突出成就、成果評價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傾斜,調動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在稅收方面也給予一定的支持,使這個基礎產業能夠健康有序地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開放開源形成我國工業互聯網新優勢》中建議:一是打造以15家雙跨平臺爲核心成員的中國工業互聯網頂級開源社區。二是定向培育CAX、PLC等優質工業互聯網開源項目。三是將開源技術和開源實訓融入教育體系,推動開源人才培養。

目前,全球97%的軟件開發者和99%的企業使用開源軟件,全球70%以上的新立項軟件項目均採用開源模式。開放開源可以助力我國在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應用場景有待進一步開拓

fengexian.jpg

2021年11月,工信部發佈了第二批“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十大典型應用場景包括生產單元模擬、精準動態作業、生產能效管控、工藝合規校驗、生產過程溯源、設備預測維護、廠區智能理貨、全域物流監測、虛擬現場服務、企業協同合作,五個重點行業實踐包括石化化工行業、建材行業、港口行業、紡織行業、家電行業。如今,全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已經超過2000個。

目前,中國工業互聯網首先讓人想到的是“物聯呈現”,把設備連接起來,再將採集到的數據上傳到雲端做呈現。這種做法多是以“設備連接上雲+分析數據+工業APP爲主要模式,應用場景侷限於設備監控、設備預測性維護、後市場服務、能源能耗監測等方面,有待進一步開拓。

在《大力推進智能製造產業發展》中,關於應用場景,他提到,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與先進製造業企業深度融合,由製造業企業提供工業互聯網、5G技術的應用場景,構建起智能製造的微服務網和局域網。

在《促進工業數據開發利用,助力製造業數智化轉型》的提案中指出,當前工業數據的開發利用仍存在不少挑戰。從應用層來看,多集中在“可見”場景,對“不可見”的複雜、不確定性工業場景應對不足:工業中的問題可被分爲可見與不可見兩類,當前大多數的數據功能實現都聚焦在解決可見問題,如設備定期維護保養、產品質量抽檢等,對設備關鍵組件衰退、非預期停機、工藝過程與質量關係不清晰等隱性問題缺少量化顯現,難以滿足工業應用對象差異大,工況管理、資源匹配不確定等具體場景化管理的要求。

 

爲此建議

fengexian.jpg

一是優化工業大數據應用試點示範的審評標準,支持能解決實際問題(如工藝改進、節能降耗、訂單增加)和具備細分行業經驗知識軟件化能力的企業入選;

二是培育適閤中小企業特點的數字科技服務商,通過遴選基礎共性工業APP和徵集發佈輕量級數字化解決方案等,降低多場景應用的開發和部署成本;

三是鼓勵金融機構爲製造業數智化轉型提供精準服務,爲轉型中的工業企業和提供數智化服務的數字科技公司提供適當的金融支持。


信息來源:信息化時代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