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筆者在調研採訪時發現,不少製造業企業正在升級數字化轉型戰略。有企業負責人坦言,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後,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企業抵禦不確定性的“擋風板”,從長遠看也正在成爲企業降本增效的“推進器”。
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數字化轉型是傳統企業危中尋機的必然選擇,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數字化設備聯網率分別提升至49.9%和43.5%。當前,數字技術融入業務場景,正在重塑衆多傳統產業形態。在生產車間,藉助5G和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可以實現從“串行生產”到“協同製造”的轉變,縮短產品交付週期、降低生產成本;在地下煤礦,引入無人開採、智能裝車等系統,可更好保障作業安全,提升開採效率……越來越多行業、企業,從數字化轉型中尋找突破,不斷延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空間。
實現數字化轉型,需因企制宜。不同行業領域、不同企業類型,轉型重點和實現路徑不同,這決定了自身需求與發展方向也千差萬別。企業數字化轉型理應結合所處行業特點和發展階段,探索適合發展要求的戰略方向,進而有針對性地分階段分步驟實施。應該看到,當前一些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一些難題。這就需要有經驗有能力的平臺企業參與進來,幫助中小企業梳理需求,基於平臺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升級服務,從而更好地在數字化轉型中實現互利共贏。
實現數字化轉型,需久久爲功。數字化轉型是一項涉及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要素的系統性工程。過去,一些企業在轉型時,更多關注技術新不新、工具強不強、某一環節的問題能否得到解決、是否能在短期帶來效益。隨着數字化轉型程度加深,發展重點應轉向數字化業務的覆蓋面與商業模式的有效性,應更加關注管理流程是否集約、人才結構是否適配等,進而讓數字化戰略持續驅動企業發展。實踐表明,數字化轉型不能只關注短期利益,而應注重長期效益,唯有緊跟變革方向、瞄準技術前沿、科學謀劃佈局,才能在轉型大潮中勇立潮頭。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公佈《“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基本普及數字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藍圖已經繪就,產業機遇涌動,以數字化轉型實現發展蝶變,我們就能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